闲话翻译(下):翻译的必要性

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我从事过一些翻译工作。最早是因为想去讲 GRE 填空,于是就把当时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填空题都翻译了一遍,其中《GRE 填空教程》黄皮书的翻译现在都可以在我的网站上找到,已经修订到了第八版,尽管 GRE 已经改革,这份资料对 GRE 学习来说依然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做培训讲师期间,也曾参与翻译过一些行业相关的资料,后来为了给自己两年的培训讲师工作做一个总结,牟足劲把之前只在业余时间翻译练手的《动物庄园》译完,并在字节社出版。

在我从事语言培训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深深觉得翻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英文翻译尤其如此。你说你是日语大师,法语高手,西班牙语专家,甚至西夏文专家,我都不由得会肃然起敬,因为咱也不懂。可是你要说你搞得是英文翻译,我总能挑挑刺吧,毕竟咱也学过。于是你会发现,不论翻译质量如何,英文译著下面总会看到一些非常熟悉的评论。

经常见到的第一种评论是:读书一定要读原文,翻译没有必要。(尽管他本人看西班牙语的书也得看汉语翻译版本。)对于这种生活态度,我并没有意见,在大部分情况下我甚至同意他的观点,但我并不觉得翻译没有必要。

从文化的角度看,每一次翻译都是一次再创作,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译者对这本书的理解,有时候我们去看译本甚至是冲着译者去的。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一来翻译的东西不就不准确了吗?关于翻译是否能够做到准确,我打算一会再说。在这里我想先说,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准确,你很难说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他准确地用文字表达了自己的感觉,要知道很多感性的东西想用文字说清楚并不容易,在创作的过程中本身就会有准确性的损失。而当你阅读的时候,你也并不能完全再现作者当时的情绪,或者说完全没有必要去再现,本身阅读也是一种再创作,因此,准确性这件事情确实重要,但也许并没有有些人想得那么重要。

好比你随口问我几点时,我说现在是格林尼治时间下午3点31分26秒,你不会觉得「哇,好准确」,你心里想的是「神经病」。不光你不需要这样准确的时间,我这样啰嗦的表达方式还会耽误两个人的时间,影响效率。其实翻译的第二个好处就是效率的提高,就算你懂得这门外语,你使用这门外语的阅读速度未必就能赶得上母语,一份好的译本可以帮你节省时间。

同时,人们对于母语,往往更容易产生共情,正如我上篇文章说到的,为什么乔布斯骂人你不会觉得太难受,罗永浩骂人你就觉得这人真没风度。如果你选择直接读原文,也许你获得了更加准确的信息,但也因此丧失了部分共情体验,对于一些文学作品而言,这类体验往往更加重要。就拿《动物庄园》来说,当你阅读英文时,你可能不会有什么太强烈的感觉,但当你读中文译本时,你读到「所有的牛奶都特供给猪食用」这句话的时候,也许你就能感受到些什么。

经常见到的第二种评论是:这本书已经有好多个译本了,现在没必要出新译本。可是,正如我前面所说,翻译本身是一种再创作。既然创作,就有可能出现创作理念的不一样。前人的译本我觉得有些问题,或者我觉得还可以翻译的更好,那么我自己愿意重新翻译,我想他人也没必要太较真。更何况有些人练习翻译只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语言。

同化与异化

前面这两类评论可以看做是对翻译必要性的质疑,一般做出这样评论的人往往是不会去看自己评论的东西的,作为译者本人,其实都可以直接忽略。但接下来说的这两类评论往往让人大跌眼镜:有人会评论「你的译文完全丧失了原文中的那种韵味」;还有些人会评论「你的译文翻译腔太重,译得不好」。

我觉得这两类评论可以认为是相互矛盾的两种看法。顺着这个思路,我想好好探讨一下翻译得准确性的问题,到底是风格更贴近原文更准确呢?还是更贴近翻译后的语言固有的表达习惯算是更准确呢?

这么说也许有一点太空,举个具体的例子。英文中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Love me, love my dog.」,中文往往会用「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去对应它。但「爱屋及乌」这样的翻译真的准确吗?非要说准确的话,是不是该译为「你喜欢我,就喜欢我的狗咯」?

翻译本身是把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于是有人会认为,当我们把一句话从英语译成汉语时,译文应该尽量贴近汉语的表达习惯,这样一来,用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爱屋及乌」来对应一句英文谚语,不仅接地气,而且成语对谚语这样的译法似乎也比较工整。

但我们在阅读一篇外国的文章时,我想也会希望能够同时感受外国的文化,外国人的表达习惯本身也是这种文化的一部分。也许翻译成「你喜欢我,就喜欢我的狗咯」,我们会读着不习惯,但我们感到不习惯难道不是正常的吗?我们看到任何的新东西,都会感到不习惯,你第一次听说「爱屋及乌」时,想必也不是很习惯吧。而如果你为了读着舒服,译成了「爱屋及乌」,那么你失去的将是一种新的文化体验。这时,请你告诉我,哪个翻译更准确?也许你就不会想当然地去回答了吧。

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个例子推向一个极端,比如说这话的人刚好手里牵着一条狗,这时你翻译成「爱屋及乌」非但不准确,还丧失了原有的一种一语双关的幽默感。相反,如果一个外国人讲得刚好是乌鸦的事情,你翻译成「爱屋及乌」非但准确表达了意思,还给原著增添了一种原本没有的趣味,这时可能「爱屋及乌」就好一些。也就是说,从艺术的角度讲,译著可能和原著有着不一样的甚至是更高的价值,当然这样的艺术价值是由作者和译者共同完成的。

每种语言表达习惯都或多或少有差异,有些词甚至在其他语言中没有对应,如何处理这样的表达习惯,如何翻译这样的词,都得译者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进行拿捏,但无论是用哪种译法,只要能够解释通,你很难用别的可能性来证明这种译法是错的。

拿中文和英文来说,英文经常会出现复句从句,中文从传统的表达习惯来看,更喜欢用短句,简单句。于是有些人在翻译的过程中会把一个英文句子拆成几句话,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会有人说你的译文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翻译不及格。但你以为你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翻译就没问题了吗?永远不要低估读者的多样性,肯定会有人说,这样的句子丧失了原著一气呵成的感觉。

那么到底什么是对的,我想没有答案,学术圈对于这种没有答案的问题通常用分类讨论的方式来给出一个貌似确定的结论。比如,当我的译文翻译腔比较浓时,叫做「异化」,当我的文章更符合本土语言习惯时,叫做「同化」,至于同化和异化哪个好?何必这么较真呢?只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而已,需要看具体的场景。

我对翻译的态度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对翻译的态度大家想必也都明白了,翻译其实就是一个创作过程,作品是译者对原著的理解。你可以不喜欢一部译著,你可以认为它译得不好,但如果没有硬伤(类似把 you 翻译成「我」这样的算硬伤),你很难说译者得哪种译法有问题。

至于我自己喜欢哪种译法?如果是翻译考试题,我会尽量采用直译,就算出现了一些成语或者谚语,我也只在不影响一一对应的前提下去使用,这样的话更方便做题。

如果是文学作品,请允许我先买个关子。我不懂日语,但喜欢看夏树静子的小说,看的是王鹏帆的译本,他的译著读起来很顺畅,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在微博称赞了他的译本。于是他就和我交流了一下他翻译的过程:先把原文读一遍,然后在脑子里形成一幅画面,最后用汉语吧这幅画面表达出来。没错,这也是我喜欢的翻译方式。

郝海龙
2014年9月22日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