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〇年读书记

这些年每年的读书目标都是五十二本,即平均每周一本。之所以是这个数字,是因为它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也就不用担心阅读时盲目追求数量而囫囵吞枣了。

今年自然也超了目标,到目前为止读了六十多本,本文选择了其中二十本作简要介绍。考虑到文章会比较长,为阅读方便,大略将其分成中文、英文和重读的书三部分。(书名为繁体字表示我阅读的是繁体中文版)

本文目录

中文部分|11 本

1. 加缪《鼠疫》|李玉民 译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加缪的《鼠疫》一书大热。原本我很讨厌这种追热点读书的感觉,但也正是因为疫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人生,于是就反问自己这有什么不好呢?斯蒂芬·金都说他开始阅读乔伊斯的巨著 Ulysses 了,可以想像如果不是疫情,他可能就错过了这部杰作。我为什么不能趁机读读《鼠疫》呢?错过一部名著虽然不见得可惜——毕竟名著多的是,但对爱书之人来说,也就失去了满足这部分好奇的机会。

在这样一种情绪的驱使下,我翻开了《鼠疫》的第一页。说实话,虽然经历过非典,但对于疫情我并没有太多应对经验,因此看书的时候我还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打个比方,这种感觉就像意大利黑手党跟着科波拉的《教父》学习如何做一个黑社会成员一样——现实中的人向虚构的作品学习如何应对现实。

不过,好的作家总是会超乎你的预期。我并没有在书中学到什么现实的应对策略(我想这是科学家或科普作品要教我们的),但一下子就被小说语言背后透露出来的深邃思考所吸引了。

虽然他讲的是鼠疫 ,但你每每能从文字中找到与现实的对应关系——哪怕没有疫情。比如,在瘟疫爆发期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的变化,很容易让人想到间谍活动那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作为在至少三个国家首都(北京、巴黎、堪培拉)生活过的人,哪怕没有真正接触过情报人员,也能明显感觉这些活动离你其实并不遥远。

小说对于人性的探讨,对于工作本质的暗示,各种分析都已经很多了,相信看完本书你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结论。在这里,我反倒是想摘录本书译者李玉民先生在序言《真理原本的面目》中的一句话:

生活逻辑就是这么荒谬:做好人难,不做坏人更难。换言之:做点儿好事容易,难的是不做坏事。

与之对应,我想到了倪匡先生所讲的「做喜欢的事情不容易,不做不喜欢的事情简单一些」,倪匡说得洒脱,我们也容易被这种性情感染,但现实其实不是这样吧?

2. 路内《雾行者》

这是我近些年来读过的为数不多的中国当代作家的纯文学作品之一。这本书词藻并不华丽,因此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很多人会觉得文笔不好,事实上也确实有人说自己因为文笔问题读不下去。但在我看来本书有一种奇妙的节奏感,光是语言的节奏本身,就能推着你一口气读下去。

虽然宣传文案暗示本书和文艺青年的文学梦想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自己也是抱着找到答案的心态开始阅读的。但其实你不需要是文艺青年,也不需要有书中人物的工作生活经历,你也能奇妙地觉得这些人就是自己,或者我们身边的人——书里的世界就是现实的世界。于是,现实中找不到答案的东西,我在书中也没找到。

它用一种叙事的美让我感受到了残酷和痛苦,我想如果不是正好赶上隔离在家的清闲,也没有勇气去读它,因此,非常庆幸能够读到它。希望我的介绍不要成为你接触这本好书的阻碍。

3. 張大春《城邦暴力團》

早就听说过张大春先生《城邦暴力团》的大名,也买过简体中文版,却一直因为不喜欢他掉书袋的文字风格而迟迟没有读完。这次又买了繁体中文版,想着无论如何要见识一下所谓的武侠小说的终点。

看完之后,我写了这样一段评价:

能够写出这本书和能把这本书卖出去同样不容易,还能卖成畅销书,就更不容易了。将本人的真实生活写进一个自己创造出来的传奇,又融入大历史中,是很多写作者的最初的梦想。因此作者的创作状态让人无比欣羡。不过能完整读完这本书并不容易,尽管倪匡说有趣之极,但真正的大趣味在全书后半段才开始显现,在此之前你还需要花很多时间适应作者的叙事风格。至于评分,估计要再好好读上几遍,只恐我没有再读一遍的勇气了。

4.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索拉里斯星》|陈春文 译

早先看过塔科夫斯基改编的同名电影(英文同名,中文译名通常是《飞向太空》),一直想阅读原著。其实你只要简单做过一些思想实验,就会觉得书中的科幻设定以及想要探讨的主题——人之为人的局限——并不新鲜。因此,阅读体验并不能算特别好,有一种读论文的感觉。

不过,陈春文先生的译本文风古朴,读起来却又没有太多隔阂,仿佛穿越了时空,却正好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美——并且恰好又懂。如果你正好有空,并且不累,这种略带陌生感的体验非常适合你。

5. 呼延云《扫鼠岭》

在我看来呼延云老师是一位被低估的推理小说作者。虽然早年间的作品确实有一些现在看起来「雷人」的设定,对此,他自己在本书中也不忘自嘲。但即便如此,早年小说的阅读体验也好过日本很多新人奖作品。中后期的小说显然已经进入了一流推理小说之列。

本书虽然本格成分少了,但显然作者已经不需要纯本格成分来制造悬疑和紧张感了,这是类型小说写作最大的功力,有了这种功力,估计后续的优秀作品会源源不断。不过,在《凶宅》一书中,作者还可以让侦探放过嫌疑人;在《扫鼠岭》中,却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嫌犯自我了断,而且加了很多尴尬的大道理,肉眼可见扼在作者咽喉上的审查之手在收紧。

最后想说,很多人会觉得早年间作品不真实。虽说推理小说不见得一定要真实,但就呼延云老师的作品来说,这种不真实的感觉很大程度是出版大环境导致的。

6. 冈岛二人《克莱因壶》|张舟 译

一部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虚拟现实主题科幻小说,现在读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过时。作者冈岛二人(其实是两个人合用的笔名)一直追求情节大过人物,因此阅读时从来不会有磕磕绊绊的感觉。

关于剧情我不想多谈,简单来说是一个《盗梦空间》式的故事,却比电影《盗梦空间》早了二十多年。真正让我对这本书产生兴趣的是它的中文标题「克莱因壶」四个字,这四个汉字都属于一种看似对称,却又不完全对称的结构。被汉字字形吸引我看一本小说,这算是头一回。而且,只有中文译本产生了这种可能性,连日语原文书名(クラインの壷)都不行。

(今年还看了作者的另一本书《然后,门被关上了》,感觉也不错,不过没有这本精彩。)

7. 莫里斯《神探福迩,字摩斯》

《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改编作品。书中把福尔摩斯的身份设定为:神探福迩,字摩斯,满族镶蓝旗,咸丰四年(1854年)出生,卒年不祥,主要活跃于光绪年间。而故事的背景也设定在了晚清的香港。

这一本收录了四个故事,如果你熟悉福尔摩斯的经历,一定能够看出分别对应了原著的那些事件。如果你曾经熟读福尔摩斯,莫里斯这些故事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读的过程中你甚至会忘掉原著,认为福迩就是一个活跃在晚清香港的中国人。

作者莫里斯是莫文蔚的哥哥,为了卖书,这一点当然要上宣传语。我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也觉得有些无聊。

8. 马伯庸《两京十五日》

马伯庸老师的文风日趋成熟。之前读过《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这三部的阅读体验一本比一本好,本书可以说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故事本身来说,有一种当年阅读金庸武侠小说的快感。

而一些文字中的小心思运用也非常巧妙,比如最后朱瞻基下令大规模铸造宣德炉,分明就是《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打造小金鱼的模样!

至于在《古董局中局》中,亲王被很多人诟病的感情戏,至少这本中没有类似的问题。本书中,一个很多人批驳的例子是:

荊溪你就是我的锚,我的定盘星。

如果你认真看了原文,在那个语境和时代背景之下,我想你不会有任何尴尬的感觉。

9. 方鳳美《獨生》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报道文学。生在中国,我们从小就知道一个限制人类自然权利的做法居然是「基本国策」,并且被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很多年。但是我们对这个政策又了解多少呢?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之前的自己就不算太了解。虽然小时候也见过被强制结扎的女性,手术做完之后,坐在炕上嚎啕大哭。但毕竟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政策并不一样,执行的方式也大相径庭。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更全面看这一切的机会,虽然因为种种限制,最终也只能见其一斑。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计划生育本身竟然是一个火箭专家设计出来的,而这个火箭专家很大程度上受了一个数学家的思想实验的影响。如此随意制定并执行一个影响上亿人的政策,一瞬间我感觉自己是从科幻小说里走出来的人物。

10. 钟芳玲《书店风景》

钟芳玲老师在书中介绍很多西方的书店,读之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因为有些书店一旦错过就不在了。光是今年,就有很多家书中介绍的书店倒闭——也许是我们这代人不够有缘分吧。

11. 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賴明珠 譯

这本关于小说及小说家的散文集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的这样一句话:

尤其初期披頭四的成員所採用的髮型和服裝,現在想起來簡直難以相信,居然會成為很大的社會問題,成為大人們厭惡的對象。各地都有人熱心發起砸破、燒毀披頭四唱片的示威活動。

对此我当时做了如下注解:

时至今日,在中国很多地方,这样的装束依然是大人们厌恶的对象。更难以置信的是,这里的「大人们」很多已经是我们的同龄人,在我们年少时,这样的装束,也曾受过当时的大人们如此厌恶。

不过,我们也真是怂到骨子里的人,小孩们恐怕大都不敢挑战大人的权威而穿得像披头四一样——如果你还想上学的话;大人们恐怕也不敢有人发起砸破、烧毁任何歌手唱片的活动——虽然私底下有人做。当然,这一切政府都会帮你做,用事先审查和事后马赛克的方式。

关于本书,还有很多其他想法,为此我专门录制了一期播客,欢迎收听《不客观 ep7. 先写英文再翻译成母语的创作方式》(需要 Telegram)。

英文部分|7 本

1.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y Ernest Hemingway

海明威自己说:[^1]

我试着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男孩,一个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但如果我把它们写得够好够真实,它们就能象征着很多事情。

我完全同意这种说法。阅读的过程中,我总是会脑补各种各样的细节,面对书中老人捕鱼时的每一个步骤,我都会思考其意义。我并不喜欢凡事赋予意义,但《老人与海》带给我的震撼在于,这种对意义的思考时被小说自动激活的,也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2. Second Sister by Chan Ho-Kei (陈浩基《网内人》英文版) | Translated by Jeremy Tiang

我认为陈浩基的《网内人》是近些年华语推理小说最优秀的长篇作品之一。虽然最终的剧情似乎有些杰克苏走向,但这种感觉放在香港这个大背景下,一下子就被消解得无影无踪了。小

说男主人公阿涅是一个独行侠形象,只不过他修炼的是一种当代武功——计算机技术。我想在现代科技加持的情况下,如果不想写硬汉小说,本书这种利用头脑来行侠仗义的方式,是武侠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故事本身还涉及了香港时代变迁所造成的一些社会问题,也关注了互联网兴起之后,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独有的问题(比如网络霸凌),甚至还科普了很多电脑知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内容都被无缝融合在了叙事之中,并没有造成额外的阅读负担。作为一个常年从事教学工作的人,不禁感到陈浩基一定也是个好老师。

本来我已经读过了繁体中文版,也简单翻过简体中文版(有删改),但出于对本书的喜爱,在听说《网内人》出了英文版之后,我决定用英文再读一遍。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阅读中文小说的英译本,体验非常奇妙。

阅读过程中,约略对照了一下中文版,发现英文版相较原版有一些删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把一些内容直接译成了通俗英语,因此原版中的一些解释就没有必要了,就直接删掉了;另一种可能是为了英文本身表达的连贯性(及译者风格?),将一些对话做了合并。

出乎我意料的是,英文版比原版多加了一章,对其中一个角色(英文名叫 Violet To,为了不剧透,中文名就不说了)的命运做了更完整的交待,喜欢陈浩基的朋友不妨看一眼。此外,阅读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中文习语的译法,虽然估计以后难免忘记,但对未来用英文创作中国背景的小说应该会有帮助。

最后,英文的书名 Second Sister 也很有趣,用这个押头韵的词组巧妙概括了小说女主人公阿怡最重要的一重身份。而且,你会发现,这个词组没有办法简单用一个中文词概括。

3. One by One by Ruth Ware

「暴风雪山庄」是推理小说的经典模式。这些年欧美犯罪小说大类(Crime Fiction)以惊悚小说(Thriller)最为流行,能够看到一部新出版的英文的「真·暴风雪山庄」式的小说非常难得。当然本书也不算是古典解谜类,融入了很多社会元素,也结合了时代背景——故事本身就是在讲一个社交媒体创业公司的事。虽然没有太多打斗元素,但隐隐还是感觉结合了硬汉(hard-boiled)小说的风格。

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无论以古典推理小说还是硬汉推理小说的标准来看,这本书打分都不会太高。但故事讲得真好,我非常喜欢。如果你和我一样也追求这种古典趣味,强烈推荐。

4. The Sentinel by Lee Child and Andrew Child

The Sentinel 是杰克·李奇(Jack Reacher)系列的最新一部。对于整个系列,我的评价是「西方当代武侠小说」。这部有意思的点在于,这是第一部由两个人完成的 Jack Reacher 系列作品。作者 Lee Child 打算把接力棒交到自己的亲弟弟 Andrew Child 手上,所以有了这次尝试。很多人说 Reacher 失去了原来作品中的风格,我倒是觉得正是这种风格的转变使得故事和对话更合我自己的胃口,从中甚至能看到很多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感觉。

此外,本书还讲到了美国大选,虽然可能作者没有预料到疫情,但整本书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可以成立,代入感十足。

关于这本书的一些其他感想,欢迎收听播客不客观《ep10. 外国的武侠小说:杰克·李奇系列》。

(今年还读了 Jack Reacher 系列的另外两部:Killing Floor 和 Past Tense,也是系列中比较出彩的两部,同样推荐。)

5. The Alchemist by Paulo Coelho | Translated by Alan R. Clarke

保罗·柯艾略的大名很早就听说过,也曾读过他的《光明战士手册》,我一直说如果人生只读一本心灵鸡汤的话,会推荐这本。而买下这本 The Alchemist 纯属巧合:在大卖场看到了随手丢进了购物车。等回到家才发现,它就是传说中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说起来,早在七年前就有人给我推荐过本书,这次趁机一口气读完。是一部美轮美奂[^2]现代童话。可以认为,The Alchemist 是《光明战士手册》当中一个点所展开的故事。

6. Complete Cat Care by Bruce Fogle

有各种各样的视频教你怎么养猫,我也确实从中学到不少东西,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如完整看一本养猫手册来得实在。养猫后,马上就从图书馆预约了本书。拿到手发现硬皮封面上有几道猫爪抓过的痕迹,算是宠物类书籍的必然遭遇吧。

从书中学到不少,不过这里我只想分享一个有意思的点:其实并不是人类驯养了猫咪。或者说,不是人类把猫咪主动带进自己的生活,而是猫咪主动走入了人类的生活。具体的流程是:猫咪发现人类聚居的地方有很多老鼠或其他啮齿类动物,于是就在人类周围捕食,人类发现它们既能控制鼠类又非常可爱,就开始豢养。也难怪猫咪们如此独立。

7. Reasons and Persons by Derek Parfit

年初曾告诉自己,如果今年只能读完一本书的话,就读这本吧。主要是觉得哲学书读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实际读起来却比想象中轻松多了。后来想到,真正的大师必须有一种让别人重复他的思想的能力——如果他写的东西别人看不懂,自然没办法到处传颂,他也就没办法成为大师了。

想要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曾经听人介绍过这本书的主要观点,觉得帕菲特(Parfit)的哲学观点和自己对于人生和价值的模糊想法相契合。看完之后,深深地觉得我无法表达或说不出来的观点,都被帕菲特说清楚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本书让我对自己的身份(或者叫「同一性」)有了新的认识。以往的哲学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可能会把「我」看得非常重要,或者说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我」必然存在,但这本书却颠覆了这种看法,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更符合理性的看法。

按我个人的理解,这就好比,比特币是什么?比特币其实并不存在,存在的是账本,账本记录如果是可靠且完整的,其实货币本身并不需要存在,或者说这种存在只是一种符号性的存在。

我知道可能有些人对这种基本的问题并不感兴趣,但其实在做大部分事情时,最终都会诉诸于人生的意义以及价值判断。当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和价值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时,我们选择做或不做一件事情也会更快,更容易,对自己的选择也会更有信心。哪怕从最实用的角度来说,哲学都非常重要。

这本书的书名 Reasons and Persons 也很有意思。作者在选用 Person 一词的复数时,没有用 People,而是用了 Persons,我想不仅仅是因为本书中的「人」更强调人的个体概念,还因为 Persons 能和前面的 Reasons 押韵。[^3]

另外需要说一句,这书目前有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本,但也许是过于小众,导致校对不仔细,误译不少。

重读的书|2 本

1.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 译

十几年前,曾经读过一个老旧的《百年孤独》译本,译者是谁早就忘了。因为陷入了大多数人读这本书的困境——记不住名字,所以情节也没有太多印象。今年在一个纪录片中看到了本书的译者范晔,对他的风格比较喜欢,就有了重读的打算。

对于书中的名字,这一次我采用了一种「名字不重要」的态度,毕竟我们读过那么多书,真的都能记住名字吗?其实大部分是记不住的,有些书甚至读完马上就忘了主角是谁。如果记不住,把新出现的名字当做一个新的角色来理解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奇怪的是,带着这种心态去重新看这部小说时,名字很容易就记住了。消除了这个障碍,我就完全沉浸在了小说行云流水的节奏中,不能自拔。读完之后,仿佛一睁眼真的过去了一百年。

另外,虽然我没有学过西班牙语,但对西班牙语延绵不绝的特点早有耳闻。范晔的译本在我看来很好地传达了这种感觉,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想要学习西班牙语的冲动。觉得不会西班牙语,注定要和许多如此美妙的东西无缘。

2. 金庸《鹿鼎记》新修版

上次阅读《鹿鼎记》还是在上小学时,距今至少有二十年了。今次又有新电视剧拍出,对电视剧本身兴趣不大,但觉得正好是一个重读的好机会。既然金庸老先生有新修版,不妨就读读新修版吧。

比之上一版,这一版似乎改动不大,除了书中说明的部分之外,只明显感觉人物言语更符合其身份,比如茅十八不再用文邹邹的成语(如「缘悭一面」)了。不过毕竟时隔二十年,如果不细细对比,其他变化恐怕是看不出来了。

这次阅读完全没有上一次那种荷尔蒙的驱使,越读越能体会金庸先生的用心良苦。感觉如果鲁迅的《阿Q正传》写成长篇小说,应该会与《鹿鼎记》相类。在武侠小说中,这应该是一部顶尖之作,放在历史小说中也属一流。

阅读过程中,我尝试将其和西方现代的惊悚小说(比如前面提到的 Jack Reacher 系列)相比,觉得如果后者是西方武侠的话,那么金庸的武侠功力在全世界的武侠世界中也属一流。或者说,西方现代的通俗小说作者,我能与金庸相比的也属寥寥。(这当然是我孤陋寡闻,不值方家一哂。)

对于被很多人批评的价值观问题,我觉得没有争论的必要。有人说历史小说应该放在历史中去看,因此一个清朝康熙年间的故事,男女自然是不平等的。这种说法固然有理,但我想如果阅读的重点放在男女不平等上面,恐怕也是没有读懂。

关于此书,我也专门录制了一期播客,欢迎收听《不客观 ep11. 读金庸〈鹿鼎记〉:对复杂修辞的理解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


最近迁移了博客网站,欢迎大家通过 RSS 或电子邮件订阅本站文章。

[^1]:歐內斯特·海明威著; 李毓昭譯. 《老人與海》. 臺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03年. ISBN 957-455-408-2。转引自维基百科。

[^3]:有语法专家认为,Persons 这个词已经可以丢掉了,全换成 People,我觉得这种看法忽略了单词本身的修辞效果。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